当前,虽然科学家们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AI算法的研发上,但是随着机器人成为公民等一系列事情的发生,AI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开始被提上日程,这些问题也是时候可以讨论起来了。
关于这个问题,与其说AI到底是帮助我们推动社会公平,还是与此相反,不如说其背后的“人”到底意欲何为。
当然,也有人会追问,如果人工智能有思维了呢?那又该怎么办?在这里,我们只能说,“有思维”这件事或许是有可能的,但不是现在。
既如此,我们就以AI没有“思维”为前提,再来探讨一下是否会推动社会公平的进程。
在一开始我们也说了,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因为在没有“思维”、不会思考的前提下,AI所有的程序和指令都是由人所下达的。
比如教育行业,当我们在系统中利用AI算法进行一些筛选的时候,只需要我们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或许其中的一些学生就将被直接忽略。
众所周知,机器是冰冷的,是没有“情感”和“思维”的,这也就意味着它的一切操作都是机械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AI与之也相差不远,几乎所有的操作也可说是一种“机械化”,指的是不能够灵活变动,只能依据各项语音、文字或图像等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
总的来说,如果后面的“人”是公正的,或者说不会进行任何多余操作,AI也将是“公正”的,它会依据正常的流程来执行相关指令和任务,如若相反,AI或许就会阻碍对社会公平的推进了。
与此同时,AI本身也带来了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取代人类导致人类从业率下降等等。当然,在更多情况下,“什么是公平”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思想,如何看待、如何界定还得看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