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对未来科技的第一印象,大多来自于文艺作品,当然也包括“人工智能”。早在1927年,弗里茨·朗执导的无声电影《大都会》里创造的人造玛利亚一角,应该可以说是电影史甚至是文艺史上的,第一个人工智能角色。随后的很多年,有关人工智能的文学影视作品不断推出,消费者在这些作品中既能看出人工智能对未来生活的极大帮助(比如《钢铁侠》系列的查韦斯),也能看到未来人工智能的隐患(比如《异形》系列中大部分的生化人)。
然而就在这两年,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大批号称搭载了“人工智能”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学习机器人、智能音箱等等,价格几百元就有交易。消费者看到本来高大上的人工智能变得如此低廉,然而购入后却发现产品体验和想象中差的不止一点半点。究竟真正消费级的“人工智能”离我们有多远呢?本居士今天就为大家好好分析。
《异形·契约》的真主角就是这位人工智能了
人工智能究竟是啥?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2199》的第九集《定时装置的囚奴》里,通过情报长新见熏和剧中小说《9号观察人之心》的双重解说,解释了AI的真正的含义:通过程序进行多重处理,最终主动实现各种逻辑的闭环,模拟人类的智能,然后被动或者主动的进行任务。而在逻辑闭环的过程中,AI有可能会发出自己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
事实上,有一种测试方式能测试一个设备或者软件是否是人工智能,这就是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一种检测人工智能是否存在的装置:多个测试者通过键盘等方式向被测试者简介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这个测试方法的门槛有些低,之前已经有些聊天软件通过了图灵测试,不过作为一个见识人工智能是否出现苗头的测试,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当然了,就目前的消费级的产品,要他们通过图灵测试,以至问出哲学三问似乎不太可能,而主动逻辑逻辑闭环和被动逻辑闭环当中的鸿沟也是人工智能是否成立的分水岭,如果迈不过去就意味着这个产品不能“自我学习”,就不能称之为人工智能了。
亚马逊echo
本质是语音助手的“AI”产品
事实上,用语音控制的智能音箱不算是一件“崭新”的产品,2014年开始推出了亚马逊Echo音箱就只提供了语音交互作为唯一的控制方式。不过将语音助手“升格”为人工智能的,则直到今年才开始。
今年不少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品牌,包括小米,百度和阿里等等,并将这些AI品牌移植到旗下的消费级产品,其中以智能音箱数量最多。不过根据本居士的观察,这些产品似乎有将语音助手当作人工智能的嫌疑。
以苹果SIRI、亚马逊Alexa为代表的语音助手的初衷就是通过智能对话与即时问答的交互方式,便捷的协助用户完成一些事项,简化用户的手动参与。让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从原来的图文上升到语音,随后语音助手登录到更多产品上,和手机不同,娱乐产品的人机交互次数相对没这么多,语音助手的实用性更大。
虽然语音助手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完成一些任务,进行简单的互动,不过由于工作原理相对简单,无非就是程序对应(根据用户指令而进行程序反应)和简单搜索(基于程序对应后连接搜索引擎),缺少人工智能必备的“学习”元素,只有交互没有交流。当然了,以目前的消费级产品的硬件水平,要达到理想中的人工智能的水准,似乎也不太现实。
被寄予厚望的苹果Homepod